跳转到内容

胡閏

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
胡閏(?—?),字松友明朝江浙行省饒州路鄱陽縣(今江西省鄱陽縣)人。明朝政治人物。

其文采與方孝孺相仿。建文帝時,任大理寺少卿靖難之役後,朱棣召見他,胡閏身穿喪服,慟哭而至。朱棣命他更衣,胡閏不從,牙齒全被打掉,被勒死於殿上。六月二十五日典刑凌遲處死長子傳道。次子傳慶、傳復戍邊永遠充軍。夫人汪氏同二女给配象童。[1][2]。一女郡奴方四岁入功臣家为奴,功臣見她年少,想殺死她。餓病垂死,不似人形。老女僕藏於廚房,每日吃猫餘飯長大。明仁宗出赦令後回鄉,住在母舅家,終身不嫁,年61歲死亡,人稱胡貞姑。[3][4]吕毖的《明朝小史》记载胡闰全族男女二百一十七人被诛,“所居之地,在府城西隅硕铺坊,一路无人烟。雨夜闻哀号声,时见光怪。尝有一猿,独哀鸣彻夜。东西皆污池,黄茅白苇。稍夜,人不敢行”。胡閏之獄,籍沒數百家庭為奴婢,號冤枉聲徹天。兩列御史皆掩面哭,陳瑛亦面色慘,對人說:「不以叛逆處此輩,則吾等為無名。」抄解外甥至都察院,分配到盧龍、開平、山海三衛所充軍。永樂七年陳瑛又請朱棣窮治外親,全家抄解都察院,見丁不拘多少盡邊衛永遠充軍。一丁一衛恣意撥解,父子兄弟分割四離。胡閏外甥史遇通十歲以下肩挑籃筐而去。[5]

参考文献

[编辑]
  1. ^ 《立齋閑錄》(卷2):胡閏,鄱陽人。大理寺少卿。即時坐誅戮。本月二十五日,其男傅道亦典刑。次男傅慶、復俱戍邊衞,妻汪氏及二女俱配象奴。
  2. ^ 《明史》(卷141):胡閏,字松友,鄱陽人。太祖征陳友諒,過長沙王吳芮祠,見題壁詩,奇之,立召見帳前。洪武四年,郡舉秀才,入見。帝曰:「此書生故題詩鄱陽廟壁者邪?」授都督府都事,遷經歷。建文初,選右補闕,尋進大理寺少卿。燕師起,與齊、黃輩晝夜畫軍事。京師陷,召閏,不屈,與子傳道俱死。幼子傳慶戍邊。四歲女郡奴入功臣家,稍長識大義,日以爨灰汙面。洪熙初,赦還鄉。貧甚,誓不嫁。見者競遺以錢谷,曰:「此忠臣女也。」
  3. ^ 《萬年縣志》卷8
  4. ^ 《江西通志》卷101
  5. ^ 《建文朝野𢑥編》卷20